厚学讲坛 |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发布者:马院发布时间:2023-10-22浏览次数:10

10月21日上午10点,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凤才应邀赴我院作主题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在江宁校区厚学楼1208室开设主会场并结合线上分会场举行,会议由毕霞教授主持,我院部分研究生参加。

在报告中,王凤才教授从“现代性”的普遍主义内涵出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展开系统论述。

首先,王凤才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世界现代化”的共同特征——现代性的普遍主义内涵 。他指出,“现代性”与“现代”、“现代化”密切相关,继而从文化现代性的核心价值、社会现代化的根本转变、社会现代化的基本表征、现代社会的共同价值四个方面介绍现代性的普遍主义内涵。

其次,王凤才教授指出基于我国国情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概念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他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实践道路,也是理论创新,他从特色道路、特殊国情、基本目标、高级目标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根本目标。

接着,王凤才教授提出要正确处理现代性、前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关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明类型。他在分析对待现代性的四种立场的基础上,指出既要承认现代性的普遍主义内涵,又要考虑中国的特殊情况。

最后,王凤才教授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他提出,生态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是人类文明4.0而非“工业文明的生态化”、是一项真正超代际的全球性事业。

报告结束后,王凤才教授耐心回答了参会同学提出的问题,并对同学们提出“政治性、学术性、思想性、现实性”相统一的深切勉励与期望。毕霞教授高度赞扬王凤才教授在整场报告中展现出的广袤的理论视野和强烈的现实关怀,并向他表达了由衷感谢。

王凤才教授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丰富的哲学盛宴,通过本次学术报告,大家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与理解,同时也大大拓宽了马院学子们的学术视野。

(供稿:王许诺)